首页 > 新闻专题

高频处置不良资产,业绩失速的招联金融怎么了?

2025-04-25 点击量:324

据悉,2025年以来消金公司转让不良贷款更加频繁,仅一季度便转让的未偿本息达到了143.8亿元。大部分消金公司转让期数不超过3期,但是仅有3家消金公司转让期数超过3期,招联金融正是其中之一。

近日,招联金融公布了2025年第6期和第7期个人不良贷款(个人消费贷款)转让公告,两款不良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合计为17.49亿元。

1

不良资产转让加速,招联金融等不及了

有金融业人士指出,招联金融本次转让的不良贷款均为“核销即卖、全部未诉讼”,与过往案例不同——此前不良贷款资产包会涵盖“已判未执”“执行中”“终本执行”“未诉”等情形。

会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节约成本,由于金融合同纠纷诉讼程序复杂、耗时较长,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成。在此期间,不良资产无法作为资金回流至公司,影响资金周转。

在过往的不良贷款转让过程中,还存在遇到部分法院不同意变更诉讼、执行主体等问题,影响不良贷款转让进程。这或许也是导致招联金融没有进行诉讼的原因之一。

就招联金融自身而言,不断上升的不良贷款也促使其加快处置不良资产。2018年至2023年,招联金融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.93%、1.77%、1.78%、1.83%、2.22%和2.45%。公司的不良贷款余额也从2018年的13.9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4.65亿元。

2

消金市场两极分化,头部公司业绩承压

值得注意的是,2025年三家频繁转让不良资产的消金公司——中银消金、招联金融和兴业消金2024年业绩均出现了下滑。

数据显示,2024年,招联金融实现营业收入173.18亿元,同比下滑11.6%,实现净利润30.16亿元,同比下滑16.2%。这是招联金融近6年来首次出现业绩“双降”。

资产负债方面,招联金融同样出现收缩。截至2024年末,招联金融总资产为1637.51亿元,较2023年末的1764.21亿元减少126.7亿元;负债为1410.88亿元,较上年末的1560.54亿元减少149.66亿元。

受消金市场环境影响,线下展业困难,2024年消金公司呈现出“头部缩表、腰部赶超”的形势,头部消金公司业绩下滑,而中尾部公司则实现了业绩增长。

分析指出,中尾部消金公司规模小,企业经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空间,也更容易控制风险。同时通过加强股东协同,与其他机构合作等方式,中尾部消金公司实现了快速增长。

招联金融虽然背靠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,但是“高处不胜寒”,在市场冲击下业绩失速。

3

合规问题突出,高利贷、暴力催收问题频发

在业绩危机之外,招联金融的合规问题也是一大隐患。

黑猫投诉平台显示,招联金融累计投诉量超2500条,多涉及高利贷、暴力催收等问题。

4月17日,一名客户投诉称,自己于2019年向招联金融借款约10万元用于经营实体宠物店,但是受疫情冲击,店面亏损,不得不闭店外出打工,仍剩余7万元本金未偿还。而招联消金这部分欠款本息滚动累加至20万元,使得该客户苦不堪言。

同日,另一名客户投诉称,其于2019年11月11日在招联金融平台借款30000元,分33期还款,已还26期,后续因为困难无法还款,招联金融转债给黑龙江国瑞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,该公司一直骚扰其家人,对该客户的生活造成困扰。

招联金融官网显示,2024年10月公司曾连续发布3期债权转让公告,受让方均为黑龙江国瑞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。此外,长沙湘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是招联金融的合作方之一。

虽然债权转让可以在财务层面帮助招联快速“剥离”不良资产,降低账面风险,但若债权处置机构存在催收不规范等问题,依然会对公司品牌造成负面影响。(内容来源|远见资本局)